有很多人會問到設計研究與市場研究的分別,設計研究和市場研究是基本研究方法在設計與市場兩個方向的應用,以下會展開說明在兩個不同方向上的應用具體會有哪些表現。
從研究的基本屬性上來說,設計研究和市場研究并沒有本質分別。它們都是對人,無論是把他們稱作消費者、用戶,還是別的什么的研究。它們都需要研究人的行為、態度、生活方式、價值取向、品牌偏好等內容。它們都會用到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。而且它們也都在積極探索并引入新的研究手段,比如人類學研究、在線研究等等。它們也都在關注著大數據的發展,并受到其影響。那么,應用方向不同到底意味著什么呢?
產品機會 VS 市場機會
市場研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就是識別市場機會。市場機會是個不同于產品機會的概念。它首先指的是一群有(潛在)購買力的人。一群人存在尚未被滿足的需求,而且他們又擁有(或在一段時間后會擁有)相當的消費能力。在市場研究中,這就是市場機會。換句話說,有生意可以做。但產品機會并不著重于購買力,它偏向于尋找尚未被滿足的需要(need),而這種需要可以指引新產品的開發或老產品的升級改良。至于商業上的問題,并不是設計研究所主要考慮的問題。它也許已經被別的部門考慮過了,或者在未來某時會被考慮。
市場機會并不意味著開發新產品。在前數十年的時間里,無論是本土品牌或是國際品牌,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只是引進在國外產品進入中國。在確認市場機會存在的前提下,通過種種營銷手段推廣這些產品。
除引進產品之外,市場機會也可能意味著新的做生意的方式,比如新的傳播概念或傳播方式、調整產品的定價或渠道、產品或品牌的重新定位等等。但產品機會通常就意味著開發新產品或升級原有產品。近幾年來,無論是本土品牌或是國際品牌,開始重視中國本地化的需求,越來越多地為中國開發新產品。識別產品機會也逐漸變得熱門起來。與識別市場機會相比,識別產品機會更專注于可以創造性解決用戶需求的機會,更關注整合功能和情感的用戶體驗。
“What & how to MAKE” VS “What & how to SELL”
市場營銷本質上是為產品銷售服務的。奧美創始人大衛·奧格威明確提出廣告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銷售。公關、渠道建設、定價等等又何嘗不是如此?為市場營銷服務的市場研究從目的上來說,是為幫助確定what
to sell以及how to
sell。前面的提到的市場機會識別,廣告效果測試、品牌資產管理、消費者信息渠道與購買渠道的研究等等都是為了回答賣給誰、賣什么、怎么賣、哪里賣等等問題。目標市場如何確定?產品包裝是否需要調整?廣告策略是否需要調整?品牌形象是否健康?渠道管理是否有序高效?產品定價是否合理?……所有這些問題市場研究都有相對應的研究模型與研究方法。這些研究模型與方法顯然是不能簡單套用到設計研究之中的。
而設計研究是為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服務的。它最終需要回答用戶需要什么類型的產品,具有什么功能,有什么樣的設計風格、語言、形態、CMF,擁有什么樣的用戶體驗,是否存在著潛在的使用風險等等問題。從研究課題來說,需要關注設計趨勢、了解目標群體的審美喜好、產品的使用場景和流程、過程中的體驗、是否符合人機工學等等。從而找出可以進行創新的點(痛點、癢點、G點、……)來讓設計師和產品開發人員確定方向,尋找靈感,不斷完善想法,最終把一個產品推向市場。所以設計研究是幫助確定what
to make和how to make。
關注使用體驗 VS 關注購買決策
由于上面所提到的原因,設計研究更關注使用和與使用相關的方方面面。而市場研究會更關注購買的過程、決策流程及相關因素。不過這只是程度上的分別,并不絕對。設計研究也會關注購買決策,產品的特征,無論是好用還是好看,本身也是購買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設計師們沒有理由不關注。而產品對于營銷溝通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,市場研究者們也不會輕易放過。但由于最終所服務的對象和目的不同,傾向性還是明顯存在的。
定性 VS 定量
研究方法在設計研究和市場研究中的應用沒有本質的分別。但對于設計研究來說,越是在產品開發的早期,越是傾向于使用定性的方法,傾向于打破研究方法的一些固有思維。因為在這個階段,尋找靈感、尋找不同、尋求共創才是主題。所以往往會給人一種假象,就是設計研究一定是小樣本的、定性的、參與式的。這其實是一種誤解。新產品開發是一個完整的流程,并不是有了新想法就可以了。它仍然需要接受用戶的驗證,最終它推向市場后也要接受考驗。定性和定量需要在這個流程中被合理地使用。
注:原文作者黃鋼 內容來自公眾號ResearcherSupply